5月28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暨非遺進校園——浙江省傳統舞蹈類非遺傳承教學基地命名授牌活動舉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非遺協會會長葉菁,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胡祖吉,省非遺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省非遺保護中心黨總支書記兼副主任吳延飛、省非遺協會傳統舞蹈專委會第一屆主任委員吳露生出席活動。
活動前,胡祖吉與葉菁會面交流。他對省文旅廳、省非遺協會的領導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希望省文旅廳、省非遺協會多多關心支持學校的發展,雙方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在學生德育、美育、校園文化建設上給予更多的指導幫助。他表示,學校將以“美育浸潤”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生態育人、育生態人”工程進一步彰顯人才培養特色。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在推進兩個先行的進程中做出更有辨識度和影響力的貢獻。
葉菁對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深耕專業土壤,創新展演樣態。一方面要做好文化內核的完整性、系統性保留;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形式創新,用好智慧化、數字化、云交互等創新手段,主動擁抱新興業態,積極開拓展示展演活動領域新藍海。二是打造文化品牌,助力共建共享。大力推進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打磨真正有價值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品牌,將其做大做強做優,不斷激發非遺項目旺盛的生命力,實現保護傳承的良性內生循環。三是搭建交流平臺,激發聯動優勢。以傳統舞蹈為中心整合傳承人、項目保護工作者、學術研究人才、從業人員、市場等社會資源,以平臺為樞紐,撬動專業機構、社會團體、學校組織等更廣泛的社會力量,讓平臺發揮優勢集聚效能,培育優勢疊加新動能。

會上,葉菁向浙江農林大學贈鳴謝牌匾,胡祖吉接受贈牌。活動中,向浙江農林大學藝術教育中心等5個“浙江省傳統舞蹈類傳承教學基地”授牌;向浙江農林大學團委、藝術教育中心授予“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兩創’優秀實踐基地”匾牌;向浙江省非遺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2022年“年度優秀人物”授予榮譽獎證;向首批傳承指導組、首批專家指導組成員頒發聘書;向浙江農林大學敬贈鳴謝匾牌。


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全委會工作報告》《關于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規章>的修改說明》。會議選舉產生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第二屆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第二屆顧問、副秘書長、傳承指導組、專家指導組成員。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五月的鮮花”浙江農林大學校園歌舞聯歡活動。《春茶意暖》《烏龜端茶》《基諾涉獵舞》《奉化布龍》等文化活動精彩上演,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大學生青鳶科考研究協會、大學生植物園研究協會、浙鯉竹木文創設計工作室參與展示。

本次活動由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浙江農林大學主辦,浙江省非遺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浙江農林大學團委、藝術教育中心承辦。學校團委負責人、浙江省非遺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會員代表、我校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