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浙江農林大學舉行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浙江省2023級結業典禮暨2024級開班儀式。200名2023級“頭雁”學員順利“出師”,至此,該校已連續培養兩屆共400名“頭雁”。

這些“頭雁”,曾經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家庭農場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種養大戶等,結業后將回到農村,發揮在大學里學習到的各方面知識,結成鄉村產業振興的“雁陣”,通過“群雁”高飛、“頭雁”領航,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啟動實施,旨在加強對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的系統性培育和綜合性政策支持,培育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頭雁”隊伍。浙江省從2022年開始,計劃用五年時間培養4000名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年均培養800名“頭雁”人才。經遴選,由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農藝師學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三家培訓校區聯合承擔,著力打造一批具有現代農業發展新理念、掌握團隊管理新方法、熟悉農業產業化經營新模式的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

培養期間,浙江農林大學堅持以“頭雁”學員需求為中心,通過實施“三位一體、四學融合、五措并舉”的“345”培育模式,深化打造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終身教育支持體系,首創了“頭雁”公司化班委、“頭雁”直播室等教學模式,全程化推進跟蹤培養和幫扶工作,構建起農業產業矩陣聯盟,涌現出了“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海歸新農人”等一批“頭雁”學員典型代表,獲得農業經理人等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121人,學員累計增加經濟收入5000萬元以上。
在當天的儀式上,來自全省各地的新一批200名2024級“新雁”在浙江農林大學開啟學習生涯,將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提升。根據教學計劃,學校將聘請校內外專家學者、行業頂尖人才擔任他們的專業導師和創業導師,針對帶頭人從事的產業類型和自身需求,為帶頭人配備專業跟蹤指導教師,為其提供擴大視野、更新知識的平臺機會,增強創新創業創造能力。學校還將推進學歷與非學歷鏈接,全方位助力“頭雁”發展。

當天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百博聯百雁”簽約儀式,舉辦了“頭雁”學員農產品展,并在三家單位成立了“頭雁之家”。今后,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等單位的一百名博士老師將直接對接百名“頭雁”學員,實現精準幫扶和個性化教學,為“頭雁”培育項目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還能夠進一步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新成立的“頭雁之家”,也將成為全省“頭雁”的娘家,助力大家更好地展翅高飛、領航鄉村全面振興。
據介紹,2024級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部級“頭雁”項目將繼續采取導師制、師徒式和小班化辦學。學員入學后經雙向選擇配備專業導師,在專業導師指導下制定個人培養方案,學習期間還將開展體驗式浸入培育、孵化式幫扶培育,組織學員之間互相參觀考察,推進參觀交流學習常態化長效化,并通過“傳幫帶”為學員提供專業技術咨詢與指導、項目論證、信息分享、決策參考等服務,指導學員做大做強產業。(通訊員 陳勝偉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陸?。?/p>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acebcf755b5c4d16b19e1f5766c995d4《光明日報》客戶端:20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