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學科負責人徐斌教授將課堂移至浙江各地的景區公園,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深入了解社會與國情。長期以來,徐斌教授致力于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緊密對接,踐行“有景有情、以情化境”的課程思政理念。在《園林規劃設計(公園設計)》課程中,他引導學生參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志愿服務,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課程思政路徑,在傳道授業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熱情。
自2000年留校任教以來,徐斌始終以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素質的卓越設計師為目標,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以嚴謹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同時,他也深受風景園林系老教師影響,堅定“立德樹人、奉獻一生”的信念,并始終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為培養中國建設所需人才,徐斌積極聯動“校、政、企、園”,拓展教學實踐基地。他與地方政府合作,將社會真實命題導入課堂;聘請校外實踐導師,為學生提供企業實習崗位;與公園合作舉辦競賽,開展實訓、合作研究等活動。這種參與式互動實踐的授課方式,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國農村傳統建造技術,并增強他們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杭州市臨安區的昌化鎮是徐斌的“第二課堂”。過去十年間,他們深度調研傳統村落風貌和歷史遺存,助力昌化古鎮被打造成“美麗城鎮省級樣板”,使學生在實踐中真正掌握課程精髓。徐斌教授認為,有效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需要教學內容與實踐場地的適配,以及有針對性的教學組織和高度的價值引領。他不斷探索打通課堂教學、設計實踐與思政育人的有效路徑,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目前,徐斌主講的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園林規劃設計(公園設計)》已開課30余年,其間進行了多輪教學改革創新。他帶領教研團隊,將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與課程思政相統一,實現了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結構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
如今,徐斌教授已成為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學科的領軍人物,主持了多項省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教材編纂工作。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包括獲得多項省部級獎項和指導學生獲得全國“挑戰杯”紅色專項賽特等獎等。對于自己的成就,徐斌教授表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他的初心使命,他將繼續努力上好每一堂有景有情的設計課,無愧于三尺講臺。
《科技日報》:2024.7.19